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以下是一位老师的日记:
又到了3月5日学雷锋的时间了,学校要求每个班为周围的社区做一件好事。可我认为学雷锋不能图表现,只用一天的行动来表示一下,而应该制度化、经常化,把爱心献给哪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决定先在班上召开一个“我们应该怎样学雷锋”的主题班会,形成我们全班共同的意见,找到一致的办法,主题班会设计如下:
第一步:全体同学收集雷锋的动人事迹。
第二步:请学生代表宣讲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第三步:分小组讨论目前存在的学雷锋种种现象。
第四步:我们该怎么办?(各小组表述自己今后学雷锋的设想与办法)
第五步:全班讨论,形成学习雷锋的统一意见和行动方案。
问题:
该材料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
【参考答案】
材料中的教师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学习雷锋精神,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某地三名女学生,相约服农药自杀,其中一名因抢救无效死亡,一名重度昏迷成植物人,另一名经抢救脱险后休学在家。学生为什么想自杀?原来是在期中考试后,学校进行奎年级大排队,张榜公布成绩,并又重新调整座位。结果三个孩子被调整到最后一排。这样,孩子们就给父母写了一份遗书,遗书中说:“我们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没脸见你们。”他们还给班主任老师也写了一封信,说:“××老师,我们自杀不怪你,怪我们自己没有好好学,如果领导、校长追究你的话,你就把这封信给他们看。” 问题: 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从素质教育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
问答题
刚上一年级的小刚,上超市拿起话梅就吃,被同学告诉老师。 老师找到小刚,问他为什么吃话梅,小刚说:“在家就是拿起来就吃。” 老师说:“家里的话梅是哪儿来的?” 小刚说:“妈妈买的。” 老师说:“妈妈怎么买的?” 小刚说:“用钱买的。” 老师说:“钱是怎么来的?” 小刚说:“妈妈用劳动换来的。” 老师说:“所以是妈妈用劳动换来的钱,然后才能买话梅来给你吃。你没有给人家钱,是不能吃别人的话梅的!” 小刚说:“我知道了,老师,那人家说我是小偷,老师,我是吗?” 老师说:“小刚不是,小刚是还没分清在家和在外面有什么区别。” 问题: 谈谈你对材料中教师行为的看法。 -
问答题
开学不久,陈老师发现小浩同学有许多毛病。陈老师心想,像小浩这样的同学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肯定和鼓励。一次,陈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你也有不少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到自己的一些长处,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第三天,小浩很不好意思地找到陈老师,满脸通红地说:“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陈老师听了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不过当兵同样需要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听了老师的话,小浩高兴极了,脸上露出了微笑。 问题: 结合新的教师观,谈谈你对陈老师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