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论述题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与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请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论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主要围绕以下观点进行论述:
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今年是中国入世10周年,十年前的12月11日中国经过艰苦漫长的谈判,终于签署了协议,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入世”的利和弊。当时人们认为“入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对于纺织业、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是有利的,对于汽车、农业等敏感行业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入世”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汽车产量却大幅度增加。可见利和弊不是绝对的。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法的? -
问答题
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连遭两车碾过,十多名路人经过未施援手,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将孩子扶起,最终“小悦悦”还是因医治无效离开人世。“小悦悦事件”后,冷漠路人受到严厉谴责。2011年11月20日,宝山四岁女孩“小苗苗”遭遇车祸,私家车主潘先生在第一时间主动上前及时救助,挽救了她的性命。潘先生的行为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赏。请用哲学常识中“发展”的有关观点分析和评价上述两个事件。 -
问答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国家提倡大学生实行自主创业,然而在创业中出现“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对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的精神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忽略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一味地抛弃过去人们创业中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或者一味地依赖于人们过去的经验走不出传统的圈子。因而出现创业不创新,创业难成功的局面。请从创新观的角度出发,提出大学生创业成功需要注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