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从1997年至2004年,以“叶某某”为法定代表人的2家公司(××商都房地产公司、××金成房地产公司)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和企业名称或变换注册地址等手段逃废银行债务,先后在××分行的××支行、××支行发生3笔信贷业务(贷款和承担连带责任担保),形成不良贷款共计××万元,欠息××万余元。2006年6月30日,××支行再次向以“叶某某”为法定代表人的××市宝成投资有限公司发放固定资产贷款××万元,期限5年,经办行在“不良客户黑名单”中无法查询到已有减免欠息和疑似假按揭的信息,客户评价报告也未能反映上述重大风险事项。后因项目不能如期完工,该笔贷款已由正常类下调至关注类。不良贷款客户为了逃废银行债务,可能采取的手段多且隐蔽,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变更企业名称;二是变换企业的注册地址;三是变更企业法定代表人;四是在不同银行机构或同一机构不同分支行申请贷款;五是在关联公司之间转移资产;六是隐瞒企业的发展历史和实际经营情况等。
问题:结合该案例,说明如何防范不良贷款客户关联企业在银行继续办理授信业务?
【参考答案】
1通过人民银行征询系统查询个人及相关借款人的历史借款记录及不良信息。
2查验借款原始验资报告及历次变更情况,切......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2003年6月,A公司以建设A水电站名义向××分行申请贷款××万元,期限12.5年。截至2008年6月底,贷款余额××万元。2003年12月,B公司以建设B电站名义向××支行申请贷款××万元,期限15年。截至2008年6月底,贷款余额××万元。上述贷款项目均未能按计划及时建成发电,已开始拖欠贷款本息。经调查发现,A、B两公司实为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同为××(与上述两公司法人代表为父子关系)。该家族于2003年4月在××设立母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并通过家族成员注册了一连串项目公司,分别到不同银行或同一银行不同分支机构申请贷款。至2008年6月,该家族企业已拥有家族控股公司7家、参股公司1家,并以这些公司名义先后向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省内6家不同银行申请贷款约6亿元。其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设立不同项目公司在银行不同分支机构获取贷款;二是同一项目公司向不同金融机构获取贷款。 问题: 1、关联企业信贷风险主要有哪些? 2、如何识别集团内客户关联风险? -
问答题
S公司成立于2008年,成立时间不足2年,主要生产无源光网络设备、数字电视机顶盒等。S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由Z公司100%控股,Z公司实际控制人为G。由于生产经营的需要,S公司于2009年向M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1亿元。由于S公司是一家新成立企业,财务数据不完备。因此,M行采用了以下方式测算其流动资金贷款额度:考虑到S公司市场地位相对弱势、对其上游企业需全额付款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订单金额进行如下测算: (1)H省合同23亿元,三年期合同,假设订单在三年内均匀供给,则2009年资金需求量为7.7亿元,涉及产品利润率为53.5%,则最大资金需求量为7.7亿元*(1-53.5%)=35805万元; (2)J省订单2亿元,三年期合同,涉及产品利润率为32.2%,同理,最大资金需求量为4520.23万元。 (3)S公司营运资金周转率为10.1,则实际可新增贷款额度=(H省订单年融资需求+J省订单年融资需求)/营运资金周转率=(35805万元+4520.23万元)/10.1=3992.60万元。故拟给予S公司4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问题:请根据《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评价上述做法的合理性。 -
问答题
某电厂2×60万千瓦工程项目总投资51.08亿元。2010年6月,取得四家银行贷款余额合计28.58亿元。2005年11月,该项目通过国土资源部项目用地预审,2005年12月开工建设,但截至2010年末,尚未取得项目建设用地批复。 问题:你认为上述事实存在哪些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