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
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尊贤使能”,强调君主不用贤则国家危亡:墨子认为,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韩非子要求将才干纳入考核体系,这些主张()
A.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B.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
C.表明诸子思想趋于一致
D.标志着宗法制度的崩溃 -
单项选择题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新罗王去世时,唐玄宗特意挑选经学家邢涛前往吊祭,并对他说∶"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与讲论,故选使充此。"这说明()
A.唐文化对新罗影响巨大
B.儒学在新罗取得正统地位
C.东亚文化圈已正式形成
D.新罗沿袭唐朝的制度文化 -
单项选择题
西汉《春秋繁露》说,雁就像“长者”,在民之上,先后有序,有行列之治;羊有角而不用,就像仁者,杀它也不啼,就像死士义者,羔羊跪食于其母,就像知礼的人。作者对动物自然习性的诠释意在()
A.倡导天人合一
B.塑造社会道统
C.宣扬君权神授
D.重构宗法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