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事故案例:为查找2004年4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在北京、安徽发生的原因,卫生部调查组对疫情的来源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如下:疫情来自实验室内感染,引起实验室感染的环节为病毒灭活不彻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腹泻病毒室跨专业从事非典病毒研究,采用未经论证和效果验证的非典病毒灭活方法,在不符合防护要求的普通实验室内操作非典感染材料,导致做研究的安徽医科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感染SARS,并迅速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事非典病毒研究必须在国家认证的具备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条件,并须在二级以上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动物模型须在P3和P3级以上实验室中进行。对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必须进行一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实验室操作培训。上述事故是由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不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研究人员违规操作、安全防范措施不力而导致实验室感染的重大责任事故
B.只要做好个人安全防范措施,也可以在普通实验室内开展非典病毒研究,避免感染SARS,并为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多做贡献
C.按规定对非典病毒进行灭活后,不用对每一批病毒的灭活效果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又由于开展非典病毒研究是在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里操作
D.在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P3)里进行非典病毒研究,产生的的废物(含废弃防护用品)、废水和需取出的物品必须在原地高压蒸汽灭菌,不能高压蒸汽灭菌的必须使用可靠的消毒方法消毒。灭菌、消毒后的废物可按生活垃圾处理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事故案例:某高校进行实验室搬迁,雇了一些民工来负责搬运清理,其中有位民工发现某仓库有十几只篮球般大小的铅罐,觉得好玩,就打开了一只,看看只有几颗小金属粒就准备重新盖好,这时正好有知情的老师过来,告诉他这是放射性物质专门储藏罐,并告之这位民工他已受到了辐射,需马上送医院检查。所幸的是该放射性物质的强度一般,而且接触时间短,送医又及时,这位民工住院半个月,身体就慢慢恢复了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室的管理虽已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仍不规范,台帐不是很清楚,搬运时又没有专门人员负责,这是管理上的问题
B.从民工的角度来说,缺乏基础知识,好奇心强,盲目操作,终于造成伤害
C.对于放射性物质的采购、保管、使用和废弃都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杜绝随意、不负责任的行为,保障人身安全
D.该实验室主要负责人在搬迁前没有对民工进行简要说明,防护安全管理工作失责,按照有关条例,此次事故属于一般辐射事故,并对有关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
单项选择题
事故案例:某高校一位生命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进行同位素示踪实验时(碘-131),由于实验方法有误,导致不能检测到示踪元素。但他却错误地认为是同位素试剂的浓度不够,一味加大同位素试剂的用量,最后导致莫名的感冒,一直不能正常康复,直到离开该实验岗位一年后,身体才慢慢恢复健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临床医学中,甲状腺细胞有吸收碘的能力,碘-131与碘有同样的生物学特性,而碘-131常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查和甲状腺疾病治疗,因此该同位素是安全的,该研究生一直感冒治不好与其身体状况欠佳有关,而与其做同位素示踪实验无关
B.该研究生因受到了放射性的侵害,致使身体免疫功能下降,最后导致莫名的感冒却一直治不好
C.由于该同位素碘-131的能量较低,且接触时间不是很长,最终没有对该研究生造成更大的伤害
D.同位素在采购、储存、使用和排放过程中都必须按照规范进行,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废弃物,必须按规定集中储存,由专业公司回收进行统一处理 -
单项选择题
事故案例:某高校开展有关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科研工作,对从未进入过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工作的人员没有进行培训。2004年1月,某研究生擅自多次从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带出未经严格验证效果的灭活SARS病毒在普通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导致该实验室多名人员感染非典。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这次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该实验室对新进入实验室工作的研究生没有及时进行生物安全知识的教育
B.该研究生擅自将未经严格验证效果的灭活SARS病毒带出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没有对病毒的灭活效果进行检测,这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C.因该实验室安全管理不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D.该研究生在普通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安全防范措施不力,才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