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集体合同均为定期集体合同,我国劳动立法规定集体合同的期限为3至5年,劳动者一方的签约人,法定为基层工会委员会;用人单位一方的签约人,法定为用人单位行政机关,即法定代表人,集体合同协商代表双方人数对等,各方为3至10人,并确定一名首席代表。记录员在协商代表中产生,集体合同草案经讨论修订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会议审议通过后,所有协商代表要在经过审议通过的集体合同文本上签字。
由企业一方将签字的集体合同文本一式三份及说明材料,在集体合同签订后的7日内报送县级以上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20日内将《审核意见书》送达,集体合同的生效日期以《审核意见书》确认的日期为准。若集体合同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认定存在无效条款或部分无效条款的,签约双方应在30日内对其进行修改并重新报送审核。
请指出上述描述中存在的5个错误的地方,并予以改正。
【参考答案】
(1)答:我国劳动立法规定集体合同的期限为1—3年。
(2)记录员应在协商代表之外指派。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多项选择题
工厂安全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的安全措施
A.厂房
B.生产辅助
C.道路
D.电气设备
E.机器设备 -
多项选择题
劳动卫生规程包括各种工业生产卫生、()等技术和组织管理措施
A.医疗预防
B.健康检查
C.生产设备
D.劳动保护
E.组织文化建设 -
多项选择题
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应变更相关的内容。客观情况包括()
A.自然灾害或企业事故
B.企业调整生产任务
C.企业分立、合并、迁移厂址
D.国家相关的法规改变
E.上岗前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