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背景材料:
某化学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鉴别”知识过程中,联系生活,使用了以下素材:
2007年2月16日.北京朝阳区太阳宫城管队在一出租民房内查获了大量用工业盐制作肉制品的黑窝点。以此为背景,为学生呈现出相应的知识:已知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NaNO2,NaNO2能与HI反应生成NO、I2、NaI和H2O,要求同学们根据上述反应,可以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NaNO2和NaCl2,可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KI淀粉试纸;③淀粉;④白糖;⑤食醋;⑥白酒。
问题:
(1)写出上述NaNO2与H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是()(填序号)。
(3)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教师应当利用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哪些素材来创设情境?
【参考答案】
(l)
(2)②⑤
(3)①通过课堂上的化学实验,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对实验的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问题:(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物理意义是(),它的数值约是()。(2)硬脂酸分子的结构简式是(),分子中的亲水基团是(),憎水基团是()。(3)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何组织学生学好化学用语? -
问答题
问题: 提出假设:(1)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3)实验教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
问答题
问题: (1)什么叫作创设情境?为什么要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 (2)该实验可以说明葡萄糖的还原性吗?请猜想还有哪些影响因素? (3)这一事件对你进行化学教学有什么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