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计算机考试题库网 计算机题库官网
logo
全部科目 > 医学类 > 医学高级职称 > 药学正副高 > 临床药学(医学高级) > 临床药学 > 病例分析和用药实践

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患者女性,28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3日,加重1日”来诊。患者于3日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痰为黄色、较黏稠,体温最高39℃。自行服用感冒药,效果不明显。1日前,上述症状加重。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8.5℃,脉搏8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心率78次/分、律齐。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5×109/L。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片状影。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

青年女性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常见病原菌不包括()

    A.抗二甲氧基苯青霉素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B.肺炎链球菌
    C.肺炎支原体
    D.肺炎衣原体
    E.流感嗜血杆菌
    F.厌氧菌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多项选择题
    长期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临床药师须告知患者的相关注意事项有()

    A.需要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INR),以根据结果调整华法林剂量
    B.如INR值稳定后,可1年监测一次
    C.因华法林与多种药物、食物有相互作用,在服用其他药物前须向医师/药师咨询对华法林是否有影响
    D.用药期间注意是否出现牙龈出血、皮下淤斑、鼻血、眼结膜出血等情况,如有则须立即复查PT/INR
    E.如若漏服,可于第2日加量补服
    F.如INR值稳定后,可不再监测

  • 单项选择题
    提示患者在入院后第10日行二尖瓣置换(机械瓣)+三尖瓣成形术+双极射频消融术。术后开始进行抗凝治疗的时间及抗凝治疗的原因分别是()

    A.术后24~48小时;机械瓣膜表面无内皮细胞覆盖,容易激活凝血机制而导致血栓形成
    B.术后72~96小时;术后因凝血因子被大量消耗以及机体处于低凝状态,可延迟进行抗凝治疗
    C.术后24~48小时;瓣膜影响血液系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升高纤维蛋白原水平等
    D.术后72~96小时;术后患者因纤溶系统受损,有出血倾向,需延迟进行抗凝治疗
    E.术后96~120小时;术中失血及体外循环患者血液中凝血因子、血小板数量质量均受损,可延迟进行抗凝治疗
    F.术后96~120小时;术后患者因纤溶系统受损,有出血倾向,需延迟进行抗凝治疗

  • 单项选择题
    提示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拟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术前抗凝方案应调整为()

    A.无须调整,继续使用华法林至术前1日
    B.停用华法林至少24小时
    C.停用华法林4~5日,改用低分子肝素,至国际标准化比(INR)<1.4方可手术
    D.无须停用华法林,予全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至术前12小时
    E.无须停用华法林,予全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至术前24小时
    F.无须停用华法林,予全剂量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治疗至术前48小时

微信小程序免费搜题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免费搜题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免费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