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0年来,受气候、环境等客观因素和人类不合理开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国每年由地震、旱涝、沙尘暴、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为更好地防灾减灾,我们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必要的应急知识,以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频繁发生地震自然灾害,地震成为了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是一种不规律的地壳运动。根据历史记录,全球7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最少的时候一年不到10次,最多的时候一年可达30多次。具体到某一区域,更是无法确定,可能几年才发生一次,也可能一年发生几次。目前地震学家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场地震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把握每一点蛛丝马迹,通过不断加深对地震的认识,为将来可能的突破打下基础。
请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说明人类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参考答案】
①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②一方面,认识是有限的。因为认识的主体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和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请从规律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侵袭? -
问答题
资料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天堂伞业集团不断给十分古老的传统产品(伞)赋予新的功能,把一个小产品做出了一个大产业。前今年他们敏感地从全球气候变化、紫外线增强这一新闻中意识到,防紫外线产品是个大市场。于是集团及时组织国内专家、技术人员研发出获国家专利的防紫外线系列伞新产品。产品一问世,就俏销国内、国际市场。小小天堂伞,撑到了全世界。 运用哲学知识分析杭州“天堂伞”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
问答题
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某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