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北宋时,苏辙出使辽国,发现其兄苏轼在当地如雷贯耳,诗词文章亦广为流传。之后,他在赠友人的诗中写道:“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这表明()
A.宋辽实现文化习俗统一
B.文学成为民族交流的载体
C.诗词成为当时文学主流
D.苏轼文学具有独特的魅力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汉唐王朝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则以宣慰使、安抚使、千户等官职封予各少数民族首领,其职类、承袭、贡赋和征发等遂形成一定制度。元朝这一举措()
A.扩大了地方官员的职权范围
B.通过恢复分封制度以巩固统治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实现对少数民族地区直接管理 -
单项选择题
乾隆年间设立三通馆,其编修的地理志突破了之前以山川为纲要、以中原为核心的九州书写体系,采用以当朝行政区划为纲的疆域书写体系,将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一视同仁。这种地理志书写体系的变化()
A.服务于国家认同的需要
B.说明了中国版图的奠定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推动了地方制度的改革 -
单项选择题
史载,司马迁曾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过调查,他根据史籍记载和少数民族的传说构建起了少数民族的历史系统。如《史记·三代世表》称:“蜀王,黄帝后世也,至今在汉西南五千里,常来朝降,输献于汉。”司马迁的观点()
A.符合中国古代文明史发展事实
B.利于促进华夏民族的心理认同
C.推动了中原与边疆的民族交融
D.服务于汉武帝政治大一统需要
